更新时间: 2024-06-25
目前世界各地广泛应用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地膜不仅能够保温,而且能够护根、防冻、保墒、调节光照、节水、抑制杂草生长、控制土壤盐碱度。我国棉花种植大都采用地膜覆盖的方式,棉花覆膜后,每公顷增产300~375kg,增加霜前花15%~20%,提高衣分1%~2%,提高纤维成熟度0.08%。随着覆膜年数的增加,棉田中残膜的数量逐年递增,已严重影响到棉田的土壤结构,影响到棉花的产量、品质,特别影响到棉花生产的机械化作业效果,制约我国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机科技工作者自20世纪80年代即开始研究残膜的机械化回收技术,**早提出的专利申请可追溯到1986年,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和专利技术,研制出了一些回收效果不错的机具。一些科研部门还针对棉田残膜的特点,研制出了适于棉田回收作业的机具,如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制的4JSM1800型棉秸秆还田及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还实现了棉秆粉碎还田和棉田残膜回收复式作业。